陈庆州,男,中国河南温县林召乡徐吕村人,祖籍陈家沟,1935年出生,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焦作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温县庆州武院院长,中国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美国陈庆州功夫研究会太极拳总教练,中国新乡陈氏太极拳陈庆州功夫研究会名誉会长。自幼习练家传武功,1962年拜陈家沟十八代太极宗师陈照丕为师,潜心学艺,刻苦练功,身怀绝技,精于“走化”,曾有“隐士”之称。1964年开始授拳至今。
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武术比赛,取得好名次。在焦作市老拳师比赛中获第一名,在历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获太极拳、剑、太极球比赛第一名、一等奖、优秀表演奖,在驻马店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会上获太极球表演特别奖,在河北省永年第五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获太极拳比赛一等奖。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评为“太极拳大师”,任年会总教练、仲裁、评委、副秘书长。
爱国情结
陈庆州出生于1935年,万恶的旧社会让他从小就在心底埋下了对国民党反动派仇恨的种子,他是在一片“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声中长大的。陈庆州9岁那年,有一次老师让在墙上写“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标语,但学生们都害怕惹祸上身没人敢写,胆大的陈庆州便勇敢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后来,国民党反动派来调查此事,当把“罪魁祸首”抓到跟前时,一看是个个头矮小的小毛孩子,便十分不悦地对陈庆州骂了句:“滚!”陈庆州这才躲过一劫。
艰苦岁月
陈庆州年轻时,家里很穷。为了养家糊口,他曾有过四处刻图章的生活经历。
在一次赶庙会时,陈庆州看到一个刻图章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刻章的人,生意特别好,他就思忖自己也可以靠刻章挣 钱,但是又没钱买原材料,于是回到家后,他就用烂泥巴开始练习刻章。后来,手艺练成后,腼腆的他觉得在家附近刻章做生意有点不好意思,便打算出外谋生。陈庆州告诉记者,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临走那天的情形。母亲亲手烙了几张用柿子和糠和在一起做成的面馍,然后仔细地放进他的包里。就这样,陈庆州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艰难的北上谋生路。也就是在那时,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沁河。他说,他当时很兴奋。
陈庆州回忆到,那天他在博爱县白马沟的一个庙会上,一天刻了4个图章,一个图章当时卖一万五(相当于现在的一毛五分钱),他总共挣了6毛钱,除了那天吃了三碗1毛钱一碗的面条,他还净赚3毛。当时,他高兴的不得了。 陈庆州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成名后,他经常到国外四处讲学教拳。在美国时,理一次头发需要14美金,陈庆州嫌太贵,为了省钱给家乡的孩子们盖学校,他就任由头发生长,坚持回国后花2块钱去理发店理发,所以每次到家,他的头发都特别长。
陈庆州,男,中国河南温县林召乡徐吕村人,祖籍陈家沟,1935年出生,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焦作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温县庆州武院院长,中国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美国陈庆州功夫研究会太极拳总教练,中国新乡陈氏太极拳陈庆州功夫研究会名誉会长。自幼习练家传武功,1962年拜陈家沟十八代太极宗师陈照丕为师,潜心学艺,刻苦练功,身怀绝技,精于“走化”,曾有“隐士”之称。1964年开始授拳至今。
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武术比赛,取得好名次。在焦作市老拳师比赛中获第一名,在历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获太极拳、剑、太极球比赛第一名、一等奖、优秀表演奖,在驻马店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会上获太极球表演特别奖,在河北省永年第五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获太极拳比赛一等奖。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评为“太极拳大师”,任年会总教练、仲裁、评委、副秘书长。
爱国情结
陈庆州出生于1935年,万恶的旧社会让他从小就在心底埋下了对国民党反动派仇恨的种子,他是在一片“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声中长大的。陈庆州9岁那年,有一次老师让在墙上写“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标语,但学生们都害怕惹祸上身没人敢写,胆大的陈庆州便勇敢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后来,国民党反动派来调查此事,当把“罪魁祸首”抓到跟前时,一看是个个头矮小的小毛孩子,便十分不悦地对陈庆州骂了句:“滚!”陈庆州这才躲过一劫。
艰苦岁月
陈庆州年轻时,家里很穷。为了养家糊口,他曾有过四处刻图章的生活经历。
在一次赶庙会时,陈庆州看到一个刻图章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刻章的人,生意特别好,他就思忖自己也可以靠刻章挣 钱,但是又没钱买原材料,于是回到家后,他就用烂泥巴开始练习刻章。后来,手艺练成后,腼腆的他觉得在家附近刻章做生意有点不好意思,便打算出外谋生。陈庆州告诉记者,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临走那天的情形。母亲亲手烙了几张用柿子和糠和在一起做成的面馍,然后仔细地放进他的包里。就这样,陈庆州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艰难的北上谋生路。也就是在那时,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沁河。他说,他当时很兴奋。
陈庆州回忆到,那天他在博爱县白马沟的一个庙会上,一天刻了4个图章,一个图章当时卖一万五(相当于现在的一毛五分钱),他总共挣了6毛钱,除了那天吃了三碗1毛钱一碗的面条,他还净赚3毛。当时,他高兴的不得了。 陈庆州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成名后,他经常到国外四处讲学教拳。在美国时,理一次头发需要14美金,陈庆州嫌太贵,为了省钱给家乡的孩子们盖学校,他就任由头发生长,坚持回国后花2块钱去理发店理发,所以每次到家,他的头发都特别长。
太极拳外交
陈庆州打太极拳出名后,一段太极拳“外交”的故事颇有意思。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物资都须由国家按计划进行分配。当时陈庆州家乡的企业温县林召乡机械厂需要购买大批钢材,采购员跑了几趟都没能拿到批条。后来,采购员发现签发钢材批条的供应处处长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便对他说自己认识陈庆州。这位处长听说后,迫不及待地想结识陈庆州,于是就给他们企业批了4吨钢材。陈庆州现在回想起这事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在当时的确为林召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他的领导戏称这是太极拳“外交”。
扬我国威
1994年12月7日,应美国国术总会会长钟万年的邀请,陈庆州来到美国旧金山讲学。他的第一节课被安排在圣荷西州立大学,80多名大学生聆听了他的太极拳理论讲座。当讲座进行了半个小时后,该校校长和武术教练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校长说:“外面有一大群人大喊着要向你挑战,我现在只给你两分钟时间考虑,你要么出去应战,要么低下头,弯着腰,举起双手,表示中国大陆向美国投降。”听了这话,陈庆州豁然起立,昂首挺胸地回答:接受挑战! 在圣荷西州立大学的练功房,陈庆州看到1000多人聚集在那里,男男女女,白皮肤、黑皮肤,一个个凶神恶煞般狰狞恐怖。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两个人。一个会说汉语的美国白人高傲地对陈庆州说:“都说美国人好战,不论来什么人,我们都要和他进行较量。”另外一个美国混血儿则走过来摸摸陈庆州的腿,又指指自己的胳膊,意思是说陈庆州的腿还没有他的胳膊粗,气焰十分嚣张。
在两个多小时的对招中,陈庆州运用刚柔并济的太极功夫一连击败60多名对手。最后较量的是那个嚣张的混血儿,面对他强悍凶猛的进攻,陈庆州沉着冷静应战。混血儿使用鹰爪拳猛扑陈庆州,陈庆州抓住他的一根手指,轻轻向前一带便将他掀翻在地。被打败的混血儿这回羞愧地低下头,伸出双手的大拇指连连说“ok!”表示服输。一翻较量过后,陈庆州深深地松了口气。钟万年兴奋地跑过来抱着他大声说:“师傅,你成功了,成功了!”这时陈庆州拧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地上竟然湿了一大片。那年,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花甲老人。
对于当年的这段故事,1995年元月5日的《世界日报》B3版刊发的一篇名为《陈家太极拳19代传人陈庆州应邀讲习三天》里作了详细报道。报道中说:“在演讲后,陈庆州竟然公开接受挑战。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竟然将当场身怀跆拳道、空手道、角力等武艺的年轻力壮的西洋学子以及合气道、柔道高手一一击倒,令人叹为观止。
太极拳之旅——美国
1994年应美国国术总会邀请,在美国弟子金太阳的陪同下第一次访问美国。在访美的三个月中,应邀到13个武馆客座讲演18场,切磋技艺交手500多人次,均获成功。美国广播电台、国家电视台、《国际日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武术》杂志等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他访美成功的事迹,被美国国术总会授予“武术博士”。
1995年在美国协助金太阳成立了国际太极拳年会美国第一分会,并任总教练。1997年应美国内功研究总会邀请,第二次访问美国。应邀到旧金山、波士顿、圣地亚哥等地教练学员300多人,成立了国际太极拳年会美国陈庆州功夫研究会,任总教练。1998年应韩国弟子朴健翰邀请,到汉城、大邱、庆州市讲太极拳年会下设分会,任总教练。任汉城太极拳协会常任顾问。
1999年应美国内功研究会总会邀请,第三次访问美国。曾到波士顿、佛罗里达州、德州、夏威夷、加州等地传播陈氏太极拳,学员400余人,受到美国国家安全部官员、农业部长、克林顿总统助理、世界武术联盟会会长等领导亲切接见,颁发证书和奖牌,被内功研究会总会授予太极拳“特级大师”。2001年第四次访美,培训太极拳教练二十多人。2002年第五次访美传武育人。九年中发展七个洲、十四个城市,学员达五千名。被美国陈庆州功夫研究会授予“太极宗师”。
目前,他的洋弟子已遍及美、英、日、德、葡、缅、加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他的海内外弟子咸聚太极之乡,切磋技艺,感应心灵和友谊。
太极人生
从事教拳生涯四十余年,为传播陈氏太极拳跋山涉水,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慕名而来学拳的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余名学员。经过认真考核,接收入门弟子超过160名(国外9名),有不少学员已经成为武术讲师、国家裁判、名师、拳师,二十多人在国内外武术大赛中荣获金、银、铜牌。由于教拳成绩突出,被河南省体委授予“武术优秀人才输送奖”。在他的积极协助下,国内十多个省市成立了国际太极拳年会下设分会。国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羊城晚报》、《南京晚报》、《郑州晚报》、《扬州日报》、《中华武林》、《武魂》、《少林与太极》、《女友》、《新乡日报》、《焦作日报》、《温县日报》、温县电视台、《沁阳报》等国内多家新闻媒体都连续报道了其突出的教拳事迹。
太极人的慈善之心
陈庆州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发展地方教育和培养太极拳推广人才献计出力。2004年5月,他倾其所蓄,投资200余万元,在家乡建成了一所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演武厅、多媒体教室、图书管等配套设施的现代化综合学校。不仅承担了家乡周边11个行政村的初中义务教育,而且为太极拳的代代相传,培养国家的栋梁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陈庆州积极履行委员职责,参加各种委员活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有关发展太极文化产业、开展太极拳交友、联谊活动等建议、意见10余件,为推动太极拳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古稀不言老,拳坛显英豪,如今的陈庆洲正精神矍铄地谱写着太极文化产业化的新篇章。他虽然年过七旬,仍活跃在武坛上,为古老陈氏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走向世界,为人类造福继续努力。
业余爱好
陈庆州不仅是一位太极拳大师,还是一位书画爱好者。他对书法的研究像太极拳一样,同样充满了哲理。他认为,太极拳讲究的是练刚练柔,书法则讲究有骨有肉。太极拳的刚柔和书法的骨肉是相通的。练刀如猛虎,练剑如游龙。正如练的太极拳法一样,陈庆州笔下的虎虎虎生风,威猛雄健,书写的草书飘逸洒脱,苍劲大气。
问到如何看待太极拳的发展,这位太极拳大师颇为自信地告诉记者,他已经提议政府抓紧申报太极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他坚信我市走山水和太极拳结合的发展道路一定不会错。
作品
曾发表过多篇太极拳论文,著有《陈氏太极拳行功太极球》一书。由他演示的陈氏太极拳功夫教学录像带由中国体育音像出版社和南京解放军工程学院电教中心联合出版,于1993年向国内外发行。著的《陈氏太极拳功夫荟萃》书籍于2002年由中华书局发行。1996年入编《陈氏太极拳志》;1998年入编《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1999年入编《世界优秀人才大典》。2002年入编《走向世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