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拳名人堂】谈谈我对
太极拳传统套路中由于"繁"与"难"而成为某些疾病治疗效果的认识。脑力劳动者由于脑力使用过度,长期集中在脑中某一个兴奋点兴奋,常易患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苏联的医学专家巴浦洛夫,对脑功能的"兴奋"与"抑制"有过精辟的论述:"当大脑使用过度,持续长时间的兴奋以后,必然会产生头痛、失眠等现象,如果能改变一下活动内容,大脑就更换了兴奋点。
由于新的兴奋点的出现,原来的"兴奋点"就会进入"抑制状态"(大意如此),换句话说就是大脑得到休息了,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理论精华的总结,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任何武术门派的理论与套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烦琐的要求,而且是内外兼修,并要求在演练拳架时体现出其全部理论与内涵,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太极拳的"难"与"繁琐要求",使学拳者在练习复杂动作时,专心致志、无暇再去想他原来的工作与学习课程,以及其他使他所烦心的事,因此太极拳的"难"与"繁琐要求"就成为练拳者头脑中的新的"兴奋"内容,找到了一个新的兴奋点,原来的"兴奋点"就会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了休息,而且可以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
"兴奋"与"抑制"取得了"平衡",这就是太极拳的"难"、"繁"、"复杂要求"的治病机理,因此学拳的人就不能"难"与"繁",应以"难"与"繁"为乐,因为这些繁琐与复杂的要求、以及精辟的拳理,恰恰是它的精华部分,这是我认为太极拳传统套路不能简化的第二点道理,以及由于演练时的"繁与难"产生的良好医疗效果。
责任编辑: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