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拳名人堂】关于
腕部松功,吴图南先生曾有论述曰:运用气力,如何始能随心所欲,达于敌人之身?必须视腕之能否灵活而定。盖肩不松,则力不能到肘;肘不垂,则力不能达之于腕;腕不活,则力不能达于手指,况望其力能达于敌人之身者乎?故腕之灵活,实为练习国术者,必须之条件。至其应用之法,有提出腕,按腕,仰腕,垂腕,挤腕等法。
吴大师提到的“力”,笔者认为说的绝对不是本力、拙力、常人之力,而是指圈内人说的“太极劲”。为了叙述大众化,他以力解说。
人之手腕,以多块小骨骼组成,所以能转运自如。太极拳的腕骨均应松开,腕应灵活,还要虚松,不能着力。如与人掰腕亦不可用力,以松腕取胜,腕有力全身受制。
腕不能孤立松柔,要配合松肩垂肘、展指松腕,指不展腕不好松,垂肘、展指松腕,先展指,手松开,腕自然舒松。
腕在周身九大关节中不是占让导地位的关节,上有肘、肩,前有手掌和掌指的14个小关节,关后受到保护,推手、技击受到手和肘的牵制,难以独立活动。但是,松腕在周身的松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腕部僵紧,肘、肩受制,手也难以空松。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体验到,手腕和脚踝在太极整体综合内功的修炼,是十分重要的上下两个关节。
腕部的空松和僵紧,影响手的空松,脚踝僵难以使脚部放松,即使双脚放松下来,踝部僵紧挡道,难以达到“由脚而腿而腰”的完整一气,不能节节贯通,周身受制,前文曾讲一位有20年太极拳拳龄,又进入深山老林学艺三年,下山后,败于一位仅练一年多吴式太极拳的小伙子手下,尽管是友谊切磋拳艺,但也说明问题。这位练家在总结失败原因时,说是脚踝没有放开,何止如此,他的手腕也是僵紧的。
练拳时欲松腕先展指,“展指舒腕”,食指不挂力,对松腕起到上乘效果,不妨多试,试中调正思维,试中调整松腕动作。盘拳时,凡有腕的动作,一定要以避免腕部出力成按的动作;腕及掌根要松力,由四指引领向前舒展,向上舒展,千万不可身下直下压按。如此操作成为习惯难退去本力。
太极推手或太极技击退去踝、腕本力,你有一双松柔的踝,你有一对松空的腕,定将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