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名人堂频道】在
太极拳推手时,有意让对方先发力,这样就有利于借力制人,若对方不先发力的话,就以静待动,诱之以利,引其先发,其目的在于意在人先,引进落空,后发制人。就是说在对方向我进攻时,使我身体松柔而不受其劲力的作用,在对方接触我身发劲的一霎那,依靠自身的很小活动把攻来的劲消耗掉或转移出身外,避开对方发劲的锋芒,不可迎面相顶,不给对方发放的机会,“避其锐气”; 要打其薄弱环节,即截劲的腰;在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时及时准确发劲还击,即”击其惰归“。
推手时,占位中定,“伸屈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不动谓之定。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要中正安舒,中是指心气中和,神清气沉。其根在脚,重心系于腰脊。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精神含于内,不表于外,就能中定了。正是要求姿势端正。每一姿势,务求端正,而忌偏斜。但由于各种姿势或仰、或俯、或伸、或屈,不都是中正的,发劲时的用意方向应求其重心,重心为身体枢纽,重心中正稳定,开合就灵活自如,重心不稳则开合失其关键。所以姿势务求正确。安是安然之意,切忌勉强,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适,就能无气滞之病。而能“气遍身躯不稍滞”。这是因为姿势安稳,动作轻灵,呼吸平和,神气镇静所致。
舒是舒展的意思,推手时全身放松舒展,全身关节,节节舒展拨长,但不是用力伸张筋骨,是于自然之中,徐徐松展。通过长期锻炼,自然能松活沉着了。中正安舒与兵法中:“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战略思想完全相符。
责任编辑:萧寒